德阳:从《鹿头山》出发解锁旌阳千年诗脉

3月29日,由德阳市旌阳区文旅局主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图书馆承办的2025谈古论“旌”——蜀山蜀水 杜甫的行吟与鹿头关的历史印记活动举办,吸引了200余名市民参与。

活动现场

当天,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讲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杨海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引人入胜的专题讲座。杨海涛通过生动诙谐的语言,深入剖析了杜甫在艰难困境中,如何迸发出乐观豁达的心态。她指出,杜甫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以“诗史”般的笔触,将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对黎民百姓疾苦的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活动现场,市民们积极互动,踊跃发言,他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魅力。

活动现场

读者李天分享道:“背了杜甫诗十几年,今天通过这次活动,串联起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我才真正理解那些沉郁顿挫的诗句,是他用脚步丈量山河、用血泪浇筑而成的史诗。诗圣教会我们,真正的青春,是即便身处困境,依然心怀希望、仰望星空的赤子之心。”

活动现场

随后,四川省吟诵学会会员、区图书馆志愿者导读师高健以极具感染力的吟诵,将杜甫的《鹿头山》呈现在众人面前。抑扬顿挫的吟诵,让现场听众仿佛置身于鹿头关的雄浑山水之间。她感慨道:“诗词是中国山水最鲜活的名片,能从杜甫的诗里找到德阳的景点,我深感自豪。跟着诗句打卡,文化也在旅途中‘活’起来了!”

据介绍,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杜甫《鹿头山》诗作及其在旌阳区历史文化印记的深入挖掘,更是一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通过探索杜甫的行吟生活与诗歌创作,引导参与者深入理解旌阳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现代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助力旌阳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新名片。

当天,还进行了文明旅游相关宣传。

(王艺衡 文/图)

【来源:四川经济网-市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